內容簡介
《兄弟》分上、下兩部,講述了江南小鎮兩兄弟李光頭和宋鋼,重新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難中的崩潰過程。這是兩個時代相遇以後出生的小說,前一個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時代,更甚於歐洲的中世紀.後一個是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慾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於今天的歐洲。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四百年間的動盪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連線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裂變,他們的悲喜在爆發中爆發,他們的命運和這兩個時代一樣地天翻地覆,最終他們必須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人物介紹
李光頭
李光頭的父親是個並不光彩的流氓,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李光頭自己也是一個“流氓”——小的時候是個偷看女人屁股、講黃色故事的小流氓,長大了是一個投機倒把、四處鑽營,憑著幾個錢亂搞男女關係的大流氓。但是明眼人也看得出來,作者的筆觸和感情顯然沒有把李光頭定格在傳統的單一“流氓”概念上,甚至如果我們從余華不時設定的小細節窺探一下的話,完全可以換用另一套辭彙來形容李光頭——簡直是這個社會標準的好男兒:他費盡心思,動用自己不多的資源和小聰明,在一個匱乏的時代裡面千方百計用“專板車”拉著母親上墳,讓一直覺得顏面掃地的母親覺得無比的驕傲和感動;第一次事業失敗毫不氣餒,心甘情願地挨打挨罵挨飢挨餓,風餐露宿豪情滿懷地向自己的人生挑戰向別人都不願意涉足的行業領域開拓,意識超前、敢想敢為、講朋友、夠義氣,有恩必報、嫉惡如仇;從被同情而安排到一個全部是殘疾人的福利工廠工作開始一直奮鬥到成為帶動一方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的舉足輕重的超級巨富,讓民眾和政府都以他為楷模。
宋鋼
宋鋼是教師宋凡平的兒子,是一個懂得照顧別人又能真正理解別人的男人,最後與李光頭斷絕兄弟之情,與全鎮男人的夢中情人林紅結婚並生活在一起。從繼母李蘭西歸之後,他就一直堅守著那個只要有一口飯他會讓給李光頭吃,有一件衣服他會讓給李光頭穿的諾言。對林紅的愛讓他做出了無數和他個性極不協調的事情而無怨無悔。宋鋼短暫的一生都在為"情字"煎熬,但最後終於與林紅在一起。他是中國傳統好男人的形象,這個懂得中國傳統文化里責任與義務的人一直堅持著他的做人原則,他結婚後都沒有拋棄這個那時正窮困潦倒的兄弟。他也曾為了成全李光頭和林紅而早有輕生的念頭。然而在面對生命的態度上他卻遠沒有宋凡平的自信與樂觀。
創作歷程
創作背景
《兄弟》的創作純屬偶然,2000年他由寫作隨筆開始轉回小說創作,原本計畫10萬字的家族小說,沒想到寫了20多萬字時便無法進行下去。無奈之中,前年8月余華暫停了這部長篇的寫作,到美國浪跡了7個月後,回到北京準備寫一部較短的長篇,練練筆,試圖恢復一下自己寫小說的能力。
創作靈感
余華在美國浪跡7個月回到北京之後,一則電視新聞吸引了他,說的是一名農民工討薪不成,爬上高高的塔樓要自盡,塔下人群哄哄,忙著尋求解救農民工的方案。我突然感覺這是一個不錯的小說素材,就有了表達的欲望。可寫著寫著,這個故事竟不由自主地向另一個故事偏移,發展到最後便呈現出《兄弟》這般面貌。
創作經歷
寫作《兄弟》讓余華進入了另一種完全失控的狀態,每天都在一種極度的興奮中寫作,他驚奇地發現自己竟還有如此強大的敘述能力,原本10萬字的寫作計畫很快就被打破了,故事越寫越精彩,篇幅根本無法控制,不得已就將故事分為上下部來講述,在三易其稿之後,僅上部就達18萬字。
根據余華自己寫長篇小說的經驗,寫作之初的三分之一,運氣好一點的話是四分之一的篇幅,是作者在控制敘述,後面的篇幅敘述會逐漸地出來控制作者了,也就是作者進入失控的寫作狀態,讓小說像一個真正的生命那樣自己去成長了,當然作者仍然會把握其敘述的分寸和方向。余華的《兄弟》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完成的。
發行版本
《兄弟》/余華/作家出版社/2010-7/38.00元
《兄弟》(上)/余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8
《兄弟》(下)/余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3